發表文章

我的微型發電機倡議

圖片
電力的問題在「非核」的議題催化之下,日趨嚴重。微型發電機是為解決未來電力問題的可行性工具,其基本單元為動力晶片 — 這是 1990 年代參加「科技與未來講座」者都曾經看過立昌展示的發明。每個看見薄如郵票的動力晶片啟動 LED 發亮,無不驚呼:「哇!太神奇了 ---- 」再由許多的動力晶片組成模組(簡稱 PCM ),一群模組又組成「微型發電機」應用於人類生活的各個角落。我的微型發電機倡議在 APEC 各級會議都獲得認同。 回想 1965 年 11 月踏著星夜,前往高雄尋找美國客戶,所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「沒有電可以驅動馬達」,是故,必須設法使機器轉動,才得以沖製出產品;也因此,1966年回到台南後到成功大學請教 姚靜波 教授,問:「除了我用過的土法之外,是否有其他的方法?」他除了說當年從大陸護送 504 兵工廠到台南的故事之外,還講解了電池的構造,並介紹其同事 馬承九 老師給我認識。我們最後有了高能物理電池的結論 — 不能只在化學電池裡打轉,也才有後來動力晶片的發明。 幾年前為了一份論文,特地去訪談前建設廳長 林將財 先生。台灣的工業區轄管於建設廳之下,林前廳長提到以前美商 RCA 污染桃園造成土地永遠廢耕的故事:由於台灣的土地有限,經濟發展需要電力,於是規劃出非傳統的工業區 -- 「大潭工業區」其產品為「電」;可惜,該項訪談被無知的學者視為「不必要」,惟近日全台大停電,「大潭工業區」爆紅,可見台灣的電力問題與「無知」劃上等號。如今從曾經張掛於「無名小站」的老舊資料中,又看見當落下來留存的〈 PCM 微型發電機〉,感觸良多,也再度將之掛上布落格供參。 作者郭立昌早年創造台灣的精密工業、應材及自動化工業,被APEC領袖們稱為"Economic Thinker"。 相關連結: 美國發明專利 (Linda Din Invention) : https://patents.google.com/patent/US6304796 https://patents.google.com/patent/US20030197061 (VISA 等企業引用 ) https://patents.google.com/patent/US20030107468 (Entry security device) http://tnews.cc